那些年,我和我的“问题”学生
发布时间:2014-03-11 来源:学工在线 阅读次数:
他十八,我二十八。 他骑单车从荆门到武汉,荣登武汉晚报,意犹未尽的他凌晨零点在七楼阳台吹萨克斯。我推荐他参加学校艺术团,在院元旦晚会上演出。 那一年,他叫我辅导员。 他十九,我二十九。 课间,他在物理老师的示例作业纸上画了大勾。我让他在晚点名教室走上讲台演讲,拉上他帮我批改支部积极分子的理论知识试卷。 那一年,他叫我李老师。 他二十,我三十。 他站站兢兢向我请假加入武汉自行车爱好者活动。我和他父母商量让他报名参加万人跑的公益项目,并接受他给我的自制CD。 那一年,他叫我蓓蓓老师。 他二十一,我三十一。 他再次骑单车来汉,晚点名未到。我派学生坐出租在近三环找到他。他摔了跤,不重,包包里满是他在自行车队西藏活动中给我的明信片照片。 那一年,他叫我蓓姐。 夏天又到了,我和我的“问题”学生都毕业了。 我成了一名母亲,学会了接受、宽容、认可和鼓励; 他成了一名研究生,收获了成长、自信、感激和分享。 (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
李蓓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