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研吧!兄弟
发布时间:2014-11-10 来源:学工在线 阅读次数:
我在武昌分校工作近十年了,带了五届毕业班,三次从大三接手直到毕业。大三是大学生活的分水岭,是菜鸟到老鸟的分界点。现在最热的感慨是:时间都去哪儿了?很多大学生大一、大二可能都是在迷茫中稀里糊涂就过去了,眨眼来到大三,惊觉大学过了一半。接着,又从迷茫走向了恐慌,因为越临近毕业,越看不清未来的方向,是考研,还是工作? 这个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二分法,因为终极目标是工作,考研是为了提高工作的筹码,谋得一份更好的工作。对于三本的学生,以前我总是建议他们先工作,因为三本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应用型人才,先工作相对于读研的同学具有三年的工作经验优势。但现在,我的观点发生了变化。在以前工业时代,工作经验比较有优势,但在信息化时代,理念比经验更具有竞争力。在很多人眼里,经验不过是第一年工作的N次重复而已。这是一个比拼创造力的时代,创造力能颠覆很多传统的经验,甚至带来划时代的革命。想提高竞争力,就要提高人生格局,扩大视野,要与具有先进理念的优秀人才为伍,向他们学习,共同切磋。 我现在所带的是金融专业,因此也比较关注金融行业。近几年,中国的金融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互联网、民间金融市场的默许放开,让中国原来一直关在笼子里的民间资本变得格外活跃。甚至有专家断言,未来五年,中国的民间资本大鳄会像中国大妈一样,横扫国际金融市场。当然,这是由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硬性需求。因为国有银行系统针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业务是“爱搭不理”,而广大的小微企业又是一股非常活跃的力量。“今天你对我爱搭不理,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。”今年全球瞩目的阿里集团创业之初在中国都面临融资的窘境,谁敢说在这些广大的小微企业里,埋藏的不是下一个阿里呢? 但目前中国的民间资本市场还处于混乱的春秋时代,各种小贷、微贷、私贷、高利贷鱼龙混杂。混乱、不规范,肯定只是过渡阶段。当管理者认识到不规范将带来的严重后果时,必将规范市场,优胜劣汰。那么在规范之前,已经上岸的人,自然不会被潮水卷走。想要在这股金融浪潮中拥有你的一席之地吗? 那么,考研吧,兄弟。 我现在不仅鼓励学生考研,还鼓励学生报考各专业里的前沿名校。不要总把眼光放在武汉,要放眼北上广等信息更发达的城市,在这里,你能碰到更多的高手。即使第一次考研准备不充分而失败,还可以继续再考,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。 只要你敢想,世界就在你脚下。 (经济管理学院朱卫平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