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工动态 > 正文

学生组织是学风建设的生力军

发布时间:2010-05-05 来源:学工在线 阅读次数:

学生组织是学风建设的生力军

——三论全校上下合力抓学风

四夕

学风,是读书之风,是治学之风,更是做人之风,是一所大学的气质和灵魂,也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,对于体制新、办学时间短的独立学院来说,优良学风更是学校树信誉、谋发展的基础。学生组织(学生会、学生团体、班级团支部等)是学校依照有关教育法律法规,根据教育管理的实际需要建立起来的,是学生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,是培养优良学风、营造和谐校园的基本组织力量,重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。

一、合理定位与角色认知作为学生组织,其本身是具有双重角色的,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学校,同时又是学生的代表,因此在“学校—学生组织—学生”三方互动的过程中,学生组织必须做好自身的定位,凡事以是否有利于同学的学习、生活和进步为出发点,才能在同学中树立良好的形象,打下坚实的基础,才能使同学们感觉可亲、可近和可信,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。

二、制度管理与特色教育制度化不仅仅体现在约束人们的行为,同时也体现在依靠制度保障人们的行为,要立足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优质的资源和服务,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因此,学风建设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行动,在系部、班级甚至宿舍层面以及在不同学科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的特征,充分发挥各级学生组织开展特色教育,关键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,提升学习动机水平。如对大一学生的学风建设工作侧重学生的自我认知、专业认知、大学认知,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、环境适应能力;对大二、大三学生的学风建设工作侧重学生学术科研、创新实践、职业道德、特长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;对大四学生的学风建设工作侧重学生多种素质的综合运用能力、与社会对接能力的养成,使学生增强自身竞争力,拓展就业平台。

三、氛围营造与温情疏导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带头作用,提高学生集体意识,加强互相监督,提倡共同进步。依托各级学生组织采用多种形式,开辟各种渠道,开展融思想性、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,如三部联检、寝室文化大赛、班级特色团日、科技学术节、文化艺术节、优秀学生报告会、读书月系列活动等多种形式,运用“单树---森林法”个性化教育手段,营造和谐校园,如果把制度的约束称为“硬约束”,那么可以将氛围的营造称为“软约束”,在开展学风建设的过程中,制度的实施管理只是工作的一个方面,更主要的在于通过教育引导,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内在需求,让习惯的积累和沉淀逐步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变化。

打印 | 关闭
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  邮政编码:430064  电话:027-88426013  传真:027-88426111    您是第位访问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