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课率与“亲其师,信其道”
发布时间:2010-05-05 来源:学工在线 阅读次数:
到课率与“亲其师,信其道”
——二论全校上下合力抓学风
古语云:师者,传道、授业、解惑也!无论古代与现代,这个“师者”的内涵当然包括了学风建设内容,因为教授任何一种专业的功课,教师都有从思想上、政治上教育、引导学生的责任。我们知道,到课率是学风最直观的体现之一,而教师的师德与到课率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。几年来,笔者不间断地聆听了各类教师的课,法学专业陈永蓉,生物专业张小菊等老师无论与哪个年级、无论上哪门功课,始终保持了较高的到课率,究其原因,学生回答得很朴实,“我们喜欢陈老师”、“我们喜欢张老师”。还有罗杰、申红艳等被学生赞美、传颂的一批骨干教师,他们上课的到课率始终保持在98%以上。事实充分说明,学生仰慕老师,到课率才有保证。所以,提高到课率乃至加强新时期学风建设,必须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,具体措施就是让学生“亲其师,信其道”。
“亲其师,信其道”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《学记》中的名句,其内涵就是师生关系平等和谐、宽松融洽,学生愿意亲近老师,信任老师,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。
欲使学生信其道,唯有教师以人格、学识、情感使学生亲其师。
首先,任课教师要有正直的人品和过硬的学术功底。学生眼中的老师应该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“身正为师,学高为范”,在言谈举止中,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,在处理课堂内外各种问题上,对待学生公正、宽容,赢得学生的好感,让学生欣赏、佩服、敬重。当然,要吸引学生,教师必须有扎实的学术造旨,过硬的教学基本功,“要给学生一杯水,老师先要准备一桶水”,随着经济、科技、社会意识形态的飞速发展,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,这对教师无疑是一种挑战,老师的知识更要向纵深发展,不断充实自己,学生真正喜欢的是知识渊博的老师。
其次,建立“亦师亦友”的师生关系。谈心、聊天不能少,更重要的是任课老师必须学会幽默,学会鼓励,学会各种气氛下的交流,学会放下架子,学会善待每一个学生,在这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,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,实现教书育人的价值观。
再次,以“仁者爱人”的情怀,爱护、关心、感动学生。师德中“爱”是核心、是根本,教师应从热爱学生做起,努力做爱的传播者。爱本身包含着了解、尊重、责任、关怀和给予。学生发展需要爱的润泽,把对学生的爱深深地熔铸在“以人为本”的教育思想中,是任课教师的职能要求。老师对学生的爱,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,进而把这种爱转稼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。
第四,以“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”的教育方式、方法,给学生以信任、依靠、温暖和战胜学习及其他困难的勇气,全方位做到老师心中有学生,学生心中有老师。
如此,还愁到课率高不了吗?
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,让学生“亲其师,信其道”,既是提高到课率的必然要求,也是回归学风建设的本来面目。一言以蔽之,任课教师保证所上课程的高到课率,就是在用实际行动抓学风建设!